学术讲座

E·观点 | 王健教授:中美经济合作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06-28

 

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年会于2022年6月22日-24日以线上形式顺利举行。大会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与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分会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王健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张燕生研究员、四川大学原副校长赵昌文教授、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宋敏教授就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讨论。

 

王 健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金融EMBA/EDP项目主任

 

“中美合作的旧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新模式、新思想取代旧模式、旧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王健教授说道。

在过去,中美合作的旧模式主要以美国提供消费市场为核心,中国通过重生产轻民生的经济模式来提供产品。然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新分工之后,这一模式已不适应发展趋势,新的合作模式应运而生。新模式主要包含我国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金融市场改革等部分。

需要强调的是,技术与革命在过去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探讨和研究中一直被频繁提起,但是寻找消费市场,尤其是新兴消费市场已成为近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社会普遍存在劳动生产力、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在这一时期生产力是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的。工业革命后,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社会消费能力的,社会无法提供足够的市场来对过于饱和的、旺盛的生产力进行释放。

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与对外扩张过程中,强迫海外开埠通商与重商主义政策盛行是两大重要举措。这一发展趋势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二战后的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依赖国内消费市场来吸收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就面临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的困境。

“这可以说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缺少消费市场,生产力就没有了激励。而生产力不提高,居民收入就无法增长,进而无法扩大社会消费市场。”

 

在过去,东亚经济的腾飞,尤其是日本、台湾和香港,主要是依靠向发达国家出口或是充当世界工厂的角色。而中国也选择了相似的发展路径。

 

中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体量与美国仍存在巨大的差异,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采取的是重生产轻民生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该模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结合后迸发出极大的活力和经济效益,帮助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增长的目标。

 

至此,美国在中美合作旧模式中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打下发展基础,并获得了大量廉价商品,但失去了部分就业机会,美国国内贫富差距加大。而中国在集中资源进行劳动力密集型生产后,获得了大量就业机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国经济实力。直到2000年,受益于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美国的通胀一直十分稳定。

“以时间换空间——我们可以这么形容美国为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而开发的策略。”

如今,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布中的体量已经赶上美国,中国的经济增长新模式、高新技术领域的亮眼表现、意识形态的扩张等都为美国带来了焦虑感与危机感。但中美之间仍然存在着经济合作基础:

 

长远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需要与西方国际社会进行合作。人口多、市场大,应用场景多是中国拥有的特点与优势,而合作双方都需要建立信任并明确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这一共识。

王教授表示,中美合作目前面临的不是仅仅是疫情后的国内外社会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更包括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组、消费预期降低在内的多方面多维度的挑战。

编辑/排版:锦鲤  PM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EMBA项目办公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