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E·思潮 | 合谐医疗黄智敏:责任感是最好的创业动机

发布时间:2024-08-08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维护人民健康的诉求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之所系即政之所向,健康保障网、医学创新、分级诊疗、慢病管理、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等一项项成就,勾勒出我国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健康的新图景。

2023级黄智敏同学认为,医疗和健康从业者肩负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重任。创业以来,他致力于推动医学全领域“向善前行”,树立践行社会责任的典范。本期E·思潮,他将为我们讲述他的故事。

 

01 去创立一家有益于国家和个体的企业

 

在大学的时候,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它讲述了韩国三星集团的创立过程和它的辉煌历史。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在和平年代,成就自我和报效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创立一家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企业。”

健康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2003年,广州突遇疫情,作为当时的亲历者和行业从业者,我经常这样问自己: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区别于目前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我们能提供的差异化价值在哪里?

摸爬滚打了十五年,我们逐渐积累下来了独特的健康和慢病管理技术、科学专业的运营团队,为几十万的家庭客户提供了服务。这不仅为家庭、社会缓解了健康问题,间接也给了国家医疗保险节约了大量支出。

稳健的经营战略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和公司投入最大的还是我们数据库的建设,因为对于健康管理而言,数据抓取是非常复杂的,要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用药、微生物、基因、免疫细胞等数据才能进行更综合细致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产业的痛点在于人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消费场景,同时患者们、消费者们也缺乏专业的、普及的医学常识。在中国社会,健康管理的普及面是远远不够的。

合谐医疗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

首先,合谐医疗专注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尤其是糖尿病的康复逆转相关的研究。我们与各三甲医院进行合作,建立数据落地产出合作试验平台,提供真实数据和案例的延展。我们把多样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输送给各大医院,用专业化的管理方案去减轻、解决病人的痛苦和健康问题。

第二步,我们将建立能触达老百姓的慢性病服务终端。我们通过与康养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社区门诊等合作共建慢性病康养中心,让广大患者可以就近获得服务体验。最后,我们将联合商业保险和医保开展保健康、减痛苦、减赔付的全民医疗保障服务。

在未来,我期望可以构建更专业的连锁健康门诊、医疗机构和康养机构以帮助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等问题;动员包括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机构还有民营企业的力量一起参与;开发出独立于现有保险体系以外的覆盖面更广的险种,形成我们自己独有的解决方案,从而为“2030年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黄智敏为阿里耶·瓦谢尔教授赠送友谊的纪念品

 

 

02 从“生存”到“生活”

 

近十年来,我国的分级诊疗取得积极进展,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而健康管理正是基层医疗管理服务的重要一环,它泛指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目前现有的健康诊疗方案和方式,已经落后于老百姓的广泛需求。随着物质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从追求“生存资料”逐渐转为追求“生活质量”,那么我们的社会就需要对诊疗方案和方式进行全面的升级。

我负责具体垂直领域的医疗行业的经营多年,对我而言,我们需要做的是带领健康产业走向资本市场。所以我最初选择金融EMBA,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让公司有机会和金融产业进行跨行业的联结。

针对这种跨行业的案例,我与金融EMBA的老师们、同学们进行过很多次的探讨和交流。在欧美社会,健康管理和保险行业已经结合得非常紧密了,而保险正是金融行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板块。

健康管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如果我们拥有更完善的健康管理网络,使更广泛的慢性疾病患者在预后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准,这就能给国家节约大量的医保支出。

 

03 期许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指出,健康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自我的健康管理则占据了高达60%的重要比例。

我的职业生涯目标,可以概括为:期望见证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对我而言,创业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果,它不是“非成功即失败”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创业不存在“完全成功”的状态,它存在着循环往复和波动,而我作为创业者,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在这种变化之中去学习,去寻找不变的真理,是作为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从中山大学到华南理工和北大,我一直在保持着终身学习的习惯,现在,我来到了港中大(深圳)。中西方融合的教学方式是最吸引我的,同时,学校也聘请了很多原来在政府部门担任过要职的教授来给我们授课。

我选择金融EMBA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认为中国的医疗和健康行业未来势必会与金融进行结合,这是一个可以清晰预见的图景。所以我义不容辞地在疫情之后第一时间就选择了重返校园重新学习。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钢教授的课程。肖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设计、建构以及未来的规划和延展,他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和重新诠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另外,除了良师,我也有幸结识了益友。我们的方班长正好是从事医疗行业的,同时,他们公司的经营理念和长远规划都是我非常认同的。他所服务的公司从在美国上市到退市,再到A股上市,这种独特的经历对于我们公司的资本市场规划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借鉴作用。在与其他不同背景的优秀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个人也收获了心灵上的启迪。

人是行业竞争差异化和社会价值创造的最大的源泉,我相信人的力量,商业也应该拥有人性化的特质。让健康管理方案走进千家万户,去见证人们逐渐拥有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是我的学习动力,更是我的一生的目标和使命。

 

编辑/排版 | 锦鲤 PM 

部分插图来源 | 合康谱微信公众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EMBA项目办公室出品